11月16日,烏魯木齊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正式完工,目前已進入通水調試運行階段。

烏魯木齊市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
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的順利建成投運,將極大地改善周圍水體環境,實現污水有效處理、達標排放目標,對切實改善城北片區人居環境,促進城北片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護轄區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做好城北片區、臨空經濟區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切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2017年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正式啟動了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配套進退水管線及大黃山截污管線調水工程的建設工作。該項目采用較為先進的污水處理工藝AAO+ABFT(曝氣生物流化床),其設計規模為10萬立方米/日,先期日處理規模達到5萬立方米/日,配套進退水管線長39.9公里,主要用于收集處理臨空產業園B區、C區及安寧渠鎮、六十戶鄉、青格達湖鄉等排放的污水,服務面積近150平方公里。
“在三年多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先后面臨了諸多困難,由于城北新區正在建設,短期內污水量達不到污水廠最低進水量要求,影響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轉;二是退水管線穿越米東區進入黑溝河,米東區段長達14.3公里,涉及土地臨時占用、管線穿越河道、林帶等大量問題,需要與米東區進行配合推進;三是要將流向米東區的污水截流調往城北新區污水廠。”高新區(新市區)建設局(交通局、水務局、人防辦)綜合計劃科科長撒玉寶介紹說,面對這些難題,高新區(新市區)建設局先后組織召開多次城北新區污水廠協調推進會,為項目的順利開展進行了協調,2019年8月最終確立實施大黃山截污管線調水工程,實現北區工業園區排放污水截留切換,由單一向米東區污水廠排放,改為向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和米東區雙向排放,并開始了米東區段的退水管線進場施工。
今年以來,經過兩次疫情,長達5.7公里的大黃山截污管線終于克服重重困難敷設完成。為確保調水工程管線與既有污水管線帶水碰接萬無一失,11月15日,高新區(新市區)連夜召開碰接工程動員部署會,對做好施工準備、計劃、技術交底等各項工作進行充分研判分析,由高新區(新市區)建設局牽頭,聯合區應急管理局、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正揚路片區等相關部門共同開展管線碰接施工指導、協助工作。最終經過10小時的建設,于11月16日順利完成碰接施工,由此烏魯木齊城北新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全段打通并投入運行。
來源:文/圖 區建設局 加勒·達列力哈孜
編輯:姬婷婷
審核:于國偉